3月 30

为什么初中时不学英语,因为所有人包括自己都认为母语都说不清楚,还学什么外语,所以英语就没学过。后来明白,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我可以说清楚话,而且英文输入比输出更重要,但当时的观念就导致了不学英语的行为。
什么是良师,就是可以改变观念的人,给出解决办法的人。良师可以是人,包括自己,也可以是物,比如书,本质是种信息媒介。
小时候,鼻子塌陷,奶奶的观念是多捏鼻梁能起来,她就经常帮我捏。后来自己找医院做手术一次解决了。小时候,亲人说,你这个发音错了,你怎么就发不对呢?还有个亲戚说,某本知音文摘之类书上写某个演讲家,用口含石头练习发音,治好了结巴,成为了演讲大师。还好他没强制让我这样做,有时候不知比错误的知识更可怕,他没了解过双盲测试,样本统计,因果关系,甚至不了解结巴和腭裂等概念的医学定义。后来他们也懒得说这事了,本来就是偶尔的消遣。
再后来自己找医院做语音功能恢复手术,在医院做语音训练治疗。虽然错过了最佳时机和其他原因,没能和正常人一样,但是现在只是鼻音过重,而且坚持语音训练,还可以改善。当然需要付出很多,还是懒。
我英语发音比中文发音好,因为中文已经形成了错误的代偿性发音方式,而英语发音是依据University of Iowa等提供的科学发音知识,来进行练习。在说英语的时候,本身就会很注意发音方式是否正确,说中文时则容易忽略。英语发音的练习也反过来改善了中文发音。
一个人成熟的基本标志,就是明白自我感觉和实际情况的不一致性。记得第一次听自己说话的录音时,是多么震惊。这是我在说话吗,怎么听不懂说的什么?自己听自己说话和正常人一样啊,又清晰又好听,只不过录播出来,怎么就这样了,含混不清。
起初以为只有我这样,肯定是缺陷造成的。直到后来通过持续学习才知道,原来人都这样。记得在北大口腔做语音治疗,做治疗的护士长,竟然不知道这个现象和原理,训练的方式也很普通,连个录音设备都没有,不知道每个音的正确发音方式,口腔各个部分的正确位置,气流等等知识。当然这些也是我后来学习后才知道的。
以前也随地吐痰,因为觉得吞下去脏的观念导致的行为。后来通过学习明白这个观念有问题,简单说,自身的鼻涕和痰,多数都流入胃里,既然多数都吞了,又何必吐那么点。其次,自身携带的细菌是自适应,但可能对他人造成危害,反过来别人的也可能危害自己,所以随地吐痰是个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后来我没有随地吐过痰。
成年人对于未成年人是有责任义务的,这和学识广博的成人与学识浅薄的成人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其实与14岁以后的人相处,就可以开始过渡到成人相处原则了。
很多大人不让小孩玩电脑,玩手机,为什么?理由是他们就会沉迷游戏之类的。为什么?这些大人不去思考,不去学习,不去解决问题。他们就和家长式的官僚政府一样,都是采取懒政管理模式,一禁了之。
不说未来只说现在,任何行业高层次人才,没有不会高效利用机器的,这些机器包括电脑,手机等等。为什么有的小孩从小就玩电脑手机,但是却很少玩游戏?有的小孩已经参加各种互联网的编程和设计比赛了,甚至已经创作互联网产品了,而你的小孩拿到电脑手机只会玩游戏,或者上大学前还没有自己的电脑或手机,连互联网常识都没有?
这才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怎么办?
当一个人不做什么,或者在某方面表现很差,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背后往往有很多原因,发现原因,提出解决办法,这是种能力,需要毕生学习。
为什么他不喜欢数学课,不喜欢英语课,成绩差,只会玩游戏?为什么?怎么办?不用心思去琢磨,不去尝试解决办法,是没有出路的。因为本能的原因,往往有利于发展的观念和行为,都是违背本能的。这需要大量知识,才能形成正确观念。有了观念,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练习,把观念内化为行为,有效抑制本能。这方面,小孩的可塑性比成人多一点,也只是多一点,他们需要的时间和练习都会比成人少一点,不过也只是少一点。

written by panhezeng \\ tags: ,

©panhezeng for 阿潘道, 2006-2023. 原文地址:https://apsay.com/2016/03/30/perceptions-lead-to-an-act-of-behavior/
本文遵循署名-非商业性使用共享协议,转载请注明。

Leave a Reply

Me

点这和我talk,panheze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