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邮件同时收到互动百科和科学松鼠会的活动报名邮件,看了看内容都还感兴趣就都报名了,结果也都报上了。
还好一个是周六,一个是周日。
今天凌晨两点才睡,早上七点多就起床,往天文馆赶,走到劲松,坐十号线倒一号线再倒四号线,总算在九点十几分赶到。活动时间是9:30集合,9:40开始听寇文老师的天象讲座,并且强调迟到的人,自己购票入场。
我差不多是最早到的几个,然后一直陆陆续续有人来,最后竟然十点多才开始。
首先我要说中国多数人都不守时,九点四十以后才来的,占大多数。
其次互动百科的组织能力还是太欠火候,上次汉服会就让人觉得不太好。这次在时间问题上,让我很失望,既然你说了9:40活动开始,可是却为了等迟到的人,拖到十点多,这让我们这些守时来的人,在寒风中等了半个多小时,而且这种纵容迟到者的行为,必定造成恶性循环,以后的活动,来的人只会越来越晚,互动百科威信何在?
如果互动百科想显得人性化,为迟到的人着想,也完全可以先按计划时间开始,安排守时的人入场,留一人在规定时间接待迟到的人,太晚的就完全不用管了。至于想照全体参加活动人和互动百科旗帜的照片,完全可以在听完讲座后,集中拍照,那时人更多。
在这方面还是科学松鼠会做得好些。
寇文老师的天象讲座,一般般,老师以前是电信的程序员,业余爱好观测天文,后来才成为天文馆的职员。
他不是学天文专业的,也不太关注深奥的天文理论,是个纯粹的视觉系天文爱好者。在提问环节比较搞笑,有些人问些什么宇宙理论之类的问题,他统统回答不关注,也不喜欢研究那些问题。说自己就是喜欢看实际的。也有人问他国内比较好的天文类网站,他说,没时间逛网站,也不喜欢在网站上瞎聊天,有这时间更愿意去看天空。挺喜欢他的坦诚,反到觉得问这种问题的人挺搞笑的。
想起上次科学松鼠会的那位研究机器人的王老师,也是这种人。
抽奖没抽到电影票。不过参加活动的人,可以以团体票的价格自己买。
买了一张两点的球幕电影《迷离的星际》的票,中奖的也是这个。
说是1点集合,有讲解员给带领参观天文馆。上午讲座拖的晚,本来想出去吃的,看时间来不及,就在天文馆地下一层吃了碗十块的拉面,真是贵呀,量又少。
想不到又拖到一点十几才开始。因为人太多,后来就自己逛了,也没啥东西,倒是好多小孩来这玩些小游戏,有个地方就跟游戏厅似的,不过是些跟天文有关的小游戏,天文馆就像个儿童科普乐园。
把新馆逛了个遍,差不多一点五十了,就上了二层,直奔SGI数字剧场。
我的位置很好,是第七排的五座,正好是中间,可是跟两个女的调了下位置,她们要坐一起,也是一起参加活动的,我也就换了,男人就是贱。
在外面看个海报,才知道制作是华龙公司,还说是国内第一部数字3D电影,我想,唉华龙跟好莱坞差太远了,何况这还是2007年做的。就对效果不报太大期望。
球幕剧场,真的很棒,躺在椅子上,看着上面,类似教堂的圆顶。
还是挺震撼的,特别喜欢全黑时满天星星的感觉。
球幕激光电影,不用戴眼镜,就有很强的3D效果。
跟在欢乐谷看的4D电影一样,很短就没了。说实话,不会看第二次。如果还是这片子的话。
天文馆这玩意,真是不看一次挺可惜的,看了更可惜,觉得不值票价。中间有一段讲太阳毁灭的,看着太阳成为一个不断膨胀的火球,最终吞噬了地球。
我想地球终将要毁灭的呀。偷笑那时我已死了几十亿年了。那时的地球应该没人了吧,我觉得人类大概活不过下个世纪。环境、能源等问题的恶化速度远远快过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发展速度。还好我已经死了。
看完就去老馆逛了逛,正好有个星空油画展,看了看,喜欢的作品就一幅。
中间的蔡司天象厅,给改成了录像厅了,放着一部低俗的侦探片《宇宙少年侦探团》。
出了馆就坐车回家了。
本文遵循署名-非商业性使用共享协议,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