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5

上次玩江南没写日记,造成回来后要写的太多,到现在都没写完,而且越写越沮丧,觉得尽是废话,没了玩时那种极力想表达和分享的激情。
这次到哈尔滨第一晚,马上开始写,结果写了几句,太累睡着了。
早上起来从头写。没写几句,想到不能浪费白天时间,就出去了。
现在是2010年1月1日晚上,躺在青年旅社床上,继续写。
结果来了个北京老头,摄影爱好者,聊起天来,又没写了,老头无锡人,两岁和父母来了北京,待过北大荒,跟我父亲同岁。
现在已经是2010年1月2日晚上九点,在去沈阳的火车上。
从上次江浙回来,就计划着这次东北之行,可是我的计划太随意,只是想着元旦要去哈尔滨,然后想着等到元旦再说吧。
在12月26日才下定决心,跑去买火车票,打算31日请一天假,只能买30号晚上的车,去掉只有软卧的直达车,就只有t17和k39,t17最便宜硬卧二百多,早上8点到,k39最便宜的硬座一百多,下午两点多到,在反复的思想斗争后,决定买t17,没票,没得选了,买了k39,此行的杯具主基调又此奠定。
没有提前10天下决定买快车并订票,这是最开始的错误。
30号晚下班搭地铁回家,收拾好东西,洗澡,出门吃饭,赶到北京站十点多,已经开始检票,提前四十多分钟检票进站,少见。
上了车,我旁边是个女人,而她对座是她老公,唉,当车开时,我对座坐了一小伙,唉,期待结识美女的希望破灭。
这车不是那种绿皮车改的,而是新型车厢,还不错。这车的乘务员也很有意思,好像是一帮部队转业军人,服务很好。
跟这小两口和小伙处得还好,小伙也是到哈尔滨,小两口到哈尔滨的下一站。
这车晚点四十五分钟,本来应该两点五十到,结果搞到三点三十五到站,等出了站坐上公交,天已经黑了。
我操,请了一天假,一大白天都她妈的在火车上了。
出了站,立马奔售票厅买回北京的票。买票人很多,多数是学生,轮到我,问3号t18有吗?没有。t48呢?没有。k40呢?没有。那下午或晚上去北京的车有票吗?没有。2号呢?没有。售票员脸已经有些扭曲,问我3号白天早上八点晚上七点到特快硬卧行不,看着她扭曲的脸,一犹豫说了行,二百多块没了,拿着票总觉得不是对劲,大白天买卧铺?又是一白天,天啊,已经浪费了一白天在火车上了。
虽然觉得不爽,但现在更操心的是住宿问题。
30号打电话给卡兹青年旅社预订,30号才预订,失败,满了,没有床位了。
想了想,还是先到卡兹看看,不然在苏州小雅办的卡,用不上,太浪费了,而且我对国人在预订的守约上保持悲观。
我坐的这趟哈尔滨13路公交,太牛逼了,后门坏了,没关上,司机竟然若无其事的继续开,在几位哈尔滨娘们的手按脚踹下,门免强合上,从此我坐哈尔滨公交总是对后门保持警惕。
哈尔滨公交比较差,当然全国公交好的不多,普遍又破又烂。
哈尔滨公交多数无人售票,而且多数车不报站,加上冬天冷,车窗全结冰,根本看不外面。
想不坐过站,要不勤问司机,要不就自己记下有多少站,停车到了次数就下。哈尔滨也在修地铁,很多地方乱的要死,跟杭州很像。
我提前一站下了车,操,根据谷歌地图所示,过了通江街站路口,就是卡兹。找到通江街,一直往北走,总算找到了。
很顺利,有床位,明天的,还不确定,管它呢,我上去看了看,四张床,都还没人。挑了张最里面的。
立马奔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人很多,每隔一段会有座冰雕,灯没在里面,是从外面打的。没觉得多好看,冰很透明,就算雕得再细致,也看不太出来,也就都雕得很粗糙。所以说白天看雪雕,晚上看冰灯。冰雕好不好看就看灯了。
把中央大街转了一圈,最南边与经纬街交接,最北边与友谊路交接,靠着松花江,斯大林公园也在那,防洪碑就立在公园广场上。
公园有狗拉雪橇,和一个很宽很长的冰滑梯,感觉还不错,都收费。
溜达一圈,下定决心,看能不能改签2号下午或晚上回北京,总觉得那个售票员没认真帮我查。实在没有,就去沈阳。
一路走到火车站,越来越不太喜欢坐公交,喜欢徒步。
哈尔滨真的很冷,鼻毛都结冰了,凯乐斯户外手套也不行,里面没绒不行。手脚冻得不行,头带上羽绒服帽子还行,其实就是保护耳朵。虽然一直在走路,可是脚依然冻得不行,这鞋不行。在旅舍就看到很多旅客从旅舍买雪地靴。没打算买鞋,想着再买双袜子。这次来哈尔滨,正好赶上北方大降温,连哈尔滨人都说,突然变得好冷。零下三十度左右的低温天气,在哈尔滨也是不常有的。
太冷了,跑到商场手机上网搜了下哪买口罩之类,都说大世界、红博广场,都有些远,而且赶到那也关门了。也有说友谊路沃尔玛,当时不知道广场旁的百盛再往西点就是了。
在去往哈站的经纬路上,碰到一大妈小贩,卖的正是口罩之类的。买了一个棉口罩,一双细毛线魔术手套,一双厚袜子,一共22块,老大妈很热心,宰人也不手软。这些东西就算卖10块也挣不少。这么冷的天,就当做善事了。

written by panhezeng \\ tags:

Leave a Reply

Me

点这和我talk,panheze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