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20

最近看了两本片子,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也叫《横山家之味》。还有一部就是郭珍弟的《练恋舞》,因为看了郭珍弟的台湾纪录片《跳舞时代》,所以想看看他的第一部剧情片。
是枝裕和最早看得是他的《谁知赤子心》,也叫《无人知晓》,很奇怪,他的片子好像都有两个都用得很普遍的中文名,大概是两岸三地的原因造成的。一直对这种灰色的儿童题材电影很感兴趣。这次看到有人说《步履不停》是是枝裕和的巅峰之作,于是就找来看了看。
看完觉得很像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下一代和上一代的关系,是个永恒的话题,特别是我们这儒家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人。我们终究要远离父母,而父母注定老无所依。在儿子一家离开,坐上公车后,儿子一家想的是,后悔住一晚的决定,还好新年就不用来了,而父母想的是,要到新年才能再见面。这是多么让人心疼呀。可是这不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
也许离家久了,会想念父母,可是当回家和父母相聚,又会发现问题多多,想着赶快走。
看着横山父母一步一步的爬着回家的山间阶梯,心中无限感触。
再来说说《练恋舞》,可以说是一部喜剧,结局也是皆大欢喜,但是这帮住在老人院的老人们,就给这部片子定下了怎么也抹不去的感伤基调。
记得小时候,学校搞义务劳动,把我们拉到县敬老院,看着这些老人,当时年纪小小的我想,他们怎么会这里,他们的儿女呢,难道是孤寡老人吗,后来听说要好同学的爷爷就住这里,当时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不跟儿女一起住呢?
现在到时明白了,可是却觉得很凄凉。我也不算是个坏人,对父母都说孝顺,可是我还不是一年才回一次家,365天也就十几天陪着父母。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可是我真的想不到在那个县城,我能干什么,除了进机关单位,一个县城是没法待的,可是父母无权无势,我只能到大城市讨生活。
当然如果混好了,可以把父母接来享清福,可是现在混得自己都朝不保夕,奔波于生计。现在父母还能互相照顾,要是再老些,只怕也只能住老人公寓了。毕竟那里有医疗生活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想想要是自己老了呢,要是能动弹还好,要是像母亲一样,中风了,生活不能自理的话,唉。指望儿女?指望政府?真是无处话凄凉,只能期望去得痛快些了。
老无所依。

written by panhezeng \\ tags: ,

©panhezeng for 阿潘道, 2006-2023. 原文地址:https://apsay.com/2009/12/20/the-old-one-does-not-have-to-be/
本文遵循署名-非商业性使用共享协议,转载请注明。

Leave a Reply

Me

点这和我talk,panheze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