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12

《爱情征服一切》是马来西亚女导演陈翠梅的处女作。昨晚在KU6瞎逛看到这个片子的介绍,东南亚的电影在我看来总是会给你带来惊喜,而且这部片子又是处女作,一直认为一个导演的处女作往往是最好的,事实也常常如此。
今早起来就看了这部片子,女主角独处的镜头,让我想起了《妖街皇后》里面的那个女孩,有很多相似之处。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某生活,做过无聊乏味的工作,未来也没有什么希望,大概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就如女主角跟他老家男友说,你有想过二十年后,我们是怎么样子吗?我想说,他妈的还是这吊样。
从情节来看,这就是说一个女人如飞蛾扑火般的爱情故事,哪怕这个爱情是地狱依然往里跳。导演为了强调这种爱的无理性,故意让男主角告诉女主角,也告诉观众,他们是怎么弄货的,并且在后来,还再次强调说,如果一个男人爱你,是不会让你陪另一个男人睡觉的。就是在这样的强调下,这个女人依然如飞蛾扑火般往里跳。似乎是宿命般。
爱情是什么?最近看了李银河介绍尼采关于爱情的论断。
尼采:“爱洛斯的魔鬼化最终变成了一场喜剧:由于教会在所有色情事物上的百般遮盖,‘魔鬼’爱洛斯渐渐地变得愈发美丽起来,比所有圣人和天使加在一起对于人类还更有吸引力,以至于直到我们目前这个时代,恋爱故事仍然是所有阶层都能同等地带着一种夸张的热情乐之不疲的唯一事物,这种夸张的热情对于古代人来说是完全不可理解的,对于未来的人也将是滑稽可笑的。我们的所有思想的诗情,从最高级的到最低级的,都具有赋予爱情以过分重要意义的特点,甚至不仅仅是特点而已!由于这个原因,未来的人们也许会认为,他们所继承的全部基督教文化遗产都带有某种头脑发昏和没有见过世面的特征。”
不过是西方,还是东方,我们的文明和传统都是提倡禁欲的,在这种性压抑中爱情就诞生了。我也曾在青春期疯狂的追求过一个女孩,当时就以为那是爱情。
可是后来才明白,那不过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我爱的其实不是那个女孩,爱的是自己。现在也越来越不相信什么爱情了,有段时间,还怀疑自己怎么了,是不是自己出问题,怎么就不相信爱情了呢?越成熟的人,越会发现我们只不过是有着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这不过就是需求罢了,当我们能在一个人身上,同时满足这种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爱情。当这种需求越是被压抑,对于爱情的妄想越是强烈,任何以为自己找到爱情,并正强烈爱着和被爱着的人,都是一种自我的催眠,也可以说是意淫的最高形式。
为什么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夫妻之间平平淡淡才是真,可以说任何极度强烈的情感,都不过是我们自己在跟自己玩游戏罢了。
第一次在电影中看到这样的题材,其实以前在老家,也听人说过,有些出外打工的情人、夫妻,男人给女人当皮条客的。
这就叫做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过都是在跟自己心里那个小九九玩游戏而已,只要你相信它就是真的。
用个现在已经有点过时的套话结束,你谈的不是爱情,你谈的是寂寞。

written by panhezeng \\ tags:

©panhezeng for 阿潘道, 2006-2023. 原文地址:https://apsay.com/2009/12/12/the-love-conquers-all-of-the/
本文遵循署名-非商业性使用共享协议,转载请注明。

Leave a Reply

Me

点这和我talk,panheze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