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31

上次,也是第一次参加科学松鼠会的活动,小鸡看片会。
我这人一向比较闷骚,对于这种社会活动,往往很消极。那次心动主要是人工智能的主题,我很喜欢。当然真正吸引我的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头头都会到场,一直想见见这些神人是什么样子。
比较幸运,我积极看google reader的习惯,帮我抢占先机,我的报名还是靠前,入选了。
哈哈,其实这种活动,你要是经常参加,就会了解,其实就算没报上名,到时去了也没关系的。
那次活动的观影体验比较糟糕,那个微软希格玛大厦地下会场的幕布太小,人太多,哈哈,其实也能理解,这本来就是用来做会议的,又不是影院。
感触比较多的就是,微软亚洲研究院那些院长大人们的谈话,很风趣,很有意思。刚看到他们的时候,惊讶他们的年轻。不愧是微软,盖茨就那么年轻,哈哈。
院长大人们都是黄种人,但国语都不怎么标准和流利,夹杂着英文,有个常务副院长,基本都是说英文。他说他以前在麻省理工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作过。
还有一位国内做机器人最牛逼的人,是个很老实的人,只是关注技术,而且基本不上升到思想,这种人正是党国需要的人。
还有位潜入新华社的内鬼,韩松,正职新华社记者,副业,科幻作家。思想很混乱,声音挺难听。哈哈。
感觉越是优秀的人,往往越显得平易近人,很有亲和力。
松鼠会邀请你围观科学家——央视《科技人生》,与科学家面对面
这次来了几个更猛的,我马上屁颠屁颠的发了邮件,以下是我的问题。
问章臣桂老师
中药的科学性问题,为什么我们现在能买到的中药制剂说明书的不良反应一栏都写着副作用不明?
这是不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在西方副作用不明的药物是不可能上市的。
请问你对至今中国没有任何中药制剂通过美国FDA的药品批准,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问 丘成桐老师
基础数学的教育,在全世界都很难,中国数学家的重心多放在研究上,可是我觉得中国现在急缺的是类似Martin Gardner这样的
数学科普作家,中国数学老师与美国数学老师的差异在哪里,是否已经存在比较通行和科学的数学教育模式。
我小学数学成绩很好,初中以后就没及格过,后来学习画画,工作后慢慢的做成WEB程序员,也开始自学数学,主要是看Martin Gardner之类的普及读物和几何原本之类的数学原典。发现数学其实很好学也很好玩,完全跟上学时不一样。
问 袁隆平老师
您很好的解决了水稻产量问题,不知你对中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些问题是不是也有所关注,是不是也有你认为的解决方法?如何发挥你的影响力来促使这种状况的改善。
其实还有很多想问的,比如想问问戚发轫老师,有那么多小孩上不了学,而做为最烧纳税人钱的航空事业,究竟有多大意义,投入和产出比是多少?
想问问钟南山,这次的猪流感,他对政府的作为是否满意?
想问问李登海,是不是每个农民都能像他一样靠种地发大财?
想问问杨焕明,中国是不是可以搞克隆人?
想问问杨振宁,中国的物理普及教育问题,随便问问他,对老少配的看法,哈哈。
想问问刘光鼎,中国还有多少石油可以采,为啥油价总是比国外都贵?
哈哈,纯属玩笑,我对这种录制节目,还是有所了解,想这种大牌云集的节目,基本不抱什么希望,其实如果认识节目制作人员的话,不用太牛逼的人和多牛逼的关系,参加节目录制,做个节目道具的机会,还是很容易的。
如果能去,还是很高兴的。

written by panhezeng \\ tags:

Leave a Reply

Me

点这和我talk,panhezeng@gmail.com